焦点访谈
2025-05-11
《焦点访谈》 20250511 铁肩担道义 历史鉴未来
主要内容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2025年5月7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变乱交织背景下,此访回望历史、着眼未来,传承友谊、捍卫正义,取得圆满成功。一条大国、邻国关系发展的新路,穿越时光之门,从历史深处走向壮阔未来。
这次访问是习近平主席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11次到访俄罗斯,也是时隔10年再次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庆典。访问日程丰富、活动紧凑,行程结束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向随行记者介绍此访情况时说,习近平主席出席近20场双多边活动,共商中俄各领域战略合作大计、共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共谱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新篇,发出了中俄关系坚如磐石、二战胜利成果不容挑战、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的时代强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丁晓星:“这次访问有两个重要意义:一个是深化友谊、加强合作的访问,还有一个是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访问。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特别是中俄对一些国际形势的看法。特朗普执政以后,国际形势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对俄乌冲突、中东局势、亚太地区,包括南亚地区出现的不稳定因素,中俄都给出了非常好的一个答案。”中俄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百炼成钢的真朋友。
俄方此次以最高规格礼遇接待习近平主席到访。习近平主席专机进入俄领空后,俄方战机升空护航,政府副总理赴机场迎送。普京总统在克里姆林宫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在总统办公室同习近平主席一对一茶叙,并举行小范围、大范围会谈,就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沟通,交流时长近10小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李自国:“元首外交是中俄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元首对两国关系引航定向,顶层设计双边关系,中俄两国领导人形成了良好的个人关系和工作关系,良好的个人互信,进一步提升了中俄双边战略互信水平。”王毅说,此访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为下阶段双边关系发展作出新的战略指引。李自国:“这个历史节点非常重要,正文的内容从中俄关于二战历史问题,到中俄双边关系,经贸、科技等等领域的合作,再到对于未来国际秩序的共同看法,这个文件内容非常丰富。
在丰富的内容之中还有一个重要亮点,就是明确提出,中俄将保持战略定力,始终互视彼此为优先合作伙伴,共同抵制任何干扰破坏中俄传统友谊和深度互信的企图。”习近平主席指出,中俄关系具有清晰历史逻辑、强大内生动力、深厚文明底蕴,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只要中俄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战略协作,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两国实现各自的发展振兴,阻挡不了中俄世代友好的民心所向,阻挡不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普京总统强调,俄中始终同舟共济、相互支持,两国友谊牢不可破。俄中关系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任何外部干扰。孙壮志:“中俄关系发展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在世界百年变局中,大国博弈不断升级,这种情况之下,中俄关系非常稳定,保持着强大的韧性。
这种合作是可预期的,有非常好的前景。中俄关系按照自己的逻辑发展,这种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不会动摇的。”务实合作是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的内生动力。
此访期间,双方又签署20多项合作文件,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做大合作蛋糕,夯实经贸和能源合作基本盘,支持跨境电商、农业、矿产合作,稳步推进核能、航空航天领域大型合作项目,加快拓展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丁晓星:“十多年前中俄关系的一个特点是政热经冷,意思是政治热一点,经济上的经贸合作规模不大。
但是到了今天,这个局面已经变了,比如能源合作,俄罗斯现在已经是中国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也是天然气第一大进口国,十多年前中俄贸易可能只有几百亿美元,到了2024年已经到了2400多亿美元。中国连续15年是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近几年中国汽车在俄罗斯越来越多,普京总统欢迎中国的企业去俄罗斯投资设厂,在贸易战的大背景下,中俄务实合作还有广阔空间可挖。”正在进行的“中俄文化年”精彩纷呈,“中国热”在俄罗斯各地持续升温。
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教育、青年、媒体、电影等领域合作,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让中俄友好世代相传。 全面战略协作是中俄关系的鲜明旗帜。此访期间,双方发表关于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强调不能以牺牲他国安全来保障自身安全,两国元首重申将加强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内的协调配合。
两国元首还就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亚太局势等问题深入沟通,一致同意推动政治解决各类热点问题。李自国:“中俄作为两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先是中俄关系的稳定,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坚韧稳定,本身就是为国际秩序稳定性注入了正能量。同时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大国,如果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上的立场是一致的,对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的态度一致,国际社会一定会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去发展。
”80年前,中俄两国同全世界进步力量一道,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胜利,用鲜血和生命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习近平主席再次出席“5·9”胜利日庆典,就是要同各国一道,重温这段峥嵘岁月,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共同捍卫战后国际秩序。普京总统把习近平主席作为庆典最尊贵的客人。
两国元首在红场并肩观看盛大阅兵式,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方队以严整军容、挺拔英姿再次参加红场阅兵,展现了中国军人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两国元首共同向无名烈士墓献花,以最隆重的仪式向浴血奋战的先烈表达崇高敬意。丁晓星:“在中俄联合声明里面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共同维护正确的二战史观,共同维护二战的胜利成果。
中国作为亚洲的主战场,俄罗斯作为二战的欧洲主战场,中俄两国都为二战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但是八十年后,二战的历史逐渐被人们淡忘,甚至还有个别势力试图抹黑篡改二战史。中俄领导人在声明里面坚定认为就是要共同维护正确的二战史观,共同维护二战的胜利成果。
”王毅说,今年秋天,中国也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这段历史,尤其不能忘记的是,台湾回归中国正是二战的胜利成果,是战后国际秩序重要组成部分。80年后的今天,联合国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中俄再次发表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维护国际法权威的联合声明,强调全面遵守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基本原则,反对滥施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彰显了两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担当。
孙壮志:“中俄一方面希望联合国,包括其他一些全球治理机构,能够通过改革重新焕发生机,在未来全球治理体系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另外就是要给这些机构发挥作用创造更好条件,明确合作的准则,比如国际法的准则必须要遵守,这是基础。现在是完善全球治理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在这方面要发出中俄的声音,尽快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只有这个体系成熟起来,才能够保证现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去发展。
”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广泛接触出席庆典的各国政要,同来自三个大洲的多位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就坚定相互支持、捍卫多边主义、抵制强权霸道凝聚起广泛共识。孙壮志:“这些国家也都希望和中国能够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在庆典中,习主席还会见了几位外国参加庆典的领导人,是多边活动和双边活动相结合,有非常大的收获。
”王毅说,各国处境不同、外交政策各异,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都认为应该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行径,都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都不希望退回到“强权即公理”的黑暗世界。国际社会更加看重中国的地位和影响,期待中国在动荡世界中挺膺担当,发挥稳定和建设性作用。乱云飞渡,不辍和平之志;惊涛拍岸,高扬合作之帆。
此次俄罗斯之行是习近平主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运筹大国关系和外交全局的一次重大行动,也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又一成功实践。在单边与多边激烈博弈,维霸与反霸深度较量的关键历史时刻,中国勇立潮头、砥柱中流,坚定不移地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站在绝大多数国家共同利益一边,更加鲜明地树立起负责任、敢担当、可信赖的大国形象。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亮
if ($.trim($("#content_area").html())==""){
$(".title18847").css("display","none");
}
var zeditor = '刘亮';
if (zeditor==""){
$("#zb").css("display","none");
}